首页 > 正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16/03/16 编辑人:时时医 点击数:1901


 疼痛科的微创治疗范围

 

1. 颈肩腰腿痛: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部软组织损伤、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骶神经痛、尾骨痛、足跟痛、颞下颌关节痛、退行性骨关节炎。

 

 2. 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蝶腭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痛、阴部神经痛、臂丛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痛、神经损伤后疼痛、中枢性疼痛、幻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

 

 3. 内脏性疼痛:心绞痛、胸膜痛、消化性溃疡、植物神经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红斑性肢痛症、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等、痛经、慢性盆腔痛。

 

 4. 软组织疼痛:急性腰扭伤、棘上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瘢痕痛。

 

 5. 头痛:颈椎源性头痛、外伤后头痛、血管性头痛、外伤性头痛、枕后神经性头痛等各种头痛。

 

 6. 癌性痛及良性肿瘤引起的疼痛。

 

 7. 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打膈)、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内耳晕眩症、突发性耳聋、过敏性鼻炎、腱鞘囊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肝、肾囊肿。


微创治疗疼痛的原理

 

1.消融或摘除椎间盘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

2.凝固引起疼痛的神经组织,阻滞痛觉信号的神经传导通路。

3.病灶区注射药物,阻断“疼痛→肌紧张或小血管平滑肌痉挛→局部缺血→组织缺氧、代谢产物堆积→炎性致痛物质增多→神经可塑性反应→疼痛加剧”这一恶性循环。

4.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

5.抗炎症作用,消除局部非菌性和免疫性神经炎症。

6.调控神经功能,干扰疼痛信号传递,提高痛阈。

 

治疗前后注意事项

 

①疗前:不宜过饱。用温水洗净患处,特别是手脚。

②治疗后:局部及相应部位可出现麻木、发热、出汗、感觉异常等反应。此为药物之正常反应,几小时候可消失。

③治疗时若有头晕、恶心、心慌或不适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④有时治疗局部可出现疼痛加重现象,此为药物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减轻至消失。

⑤治疗后应遵医嘱休息30分钟左右经医生同意后方可离院。

⑥治疗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多、剧烈运动。

 

科室概况: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于2003 年 9 月成立,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疼痛诊疗中心。为目前全国唯一的临床疼痛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目前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7人,目前年门诊量超过2万5千人次,年门诊神经阻滞超过一万五千余例。每年收住顽固疑难疼痛患者及完成影像引导下微创介入手术1000例。包括低温等离子椎间盘靶点消融术、电磁波椎间盘消融术和系列康复技术。

 

该科主任倪家骧教授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被选举担任第十四届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会长,他担任理事长的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聚集了140余家医院、企业、公司和科研机构,每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疼痛康复产学研论坛暨全国临床疼痛学术会议已经举办了9届,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疼痛学术会议。

 

该科发起成立的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聚集了 300 余名国内多个学科的知名疼痛专家,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临床疼痛学术会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多学科的疼痛学术团体。通过每年培养 70 名进修医师和每年150-200名 1-2月期现场学习医生,掌握了县市级医院医生的业务需求、 技术现状、培养规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培训经验。已经结束进修的 600余名疼痛专科医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多成为各医院的疼痛学科带头人。通过在全国设立疼痛分中心的活动,帮助数十家县市级医院建立和完善了疼痛康复科,使其在疼痛疾患微创介入治疗和康复的数量和质量在当地处于领先平。

 

 

专科特色介绍

 

颈肩腰腿痛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系列影像学引导微创介入技术


慢性的颈、肩、腰、腿痛多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压迫临近的神经所造成,发病原因主要是椎间盘随着年龄增加发生的退行性变化、外伤、不适当运动和劳动劳损等。病变的椎间盘向后方的椎管内突出,压迫临近的神经根引起疼痛,或因破裂导致间盘液漏出,刺激神经根形成脊神经根炎症水肿、瘢痕形成引发疼痛,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和单侧或双侧腿疼、麻木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因长期疼痛损害神经组织形成神经病理性疼痛。也有人虽有疼痛但是影像学检查没有明显异常(多为纤维环退变、破裂造成神经根炎所致)。传统治疗多以口服药物和骨科手术为主,但只有约3-5%的患者适宜手术治疗。

脊柱微创介入治疗和康复技术包括低温等离子椎间盘射频消融成形术,体温电磁波椎间盘消融术,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连续硬膜外腔靶控微量输注技术、脊柱疼痛注射术和脊柱康复技术组成。作为新型的系列脊柱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影像精确引导及可视化微创操作、并发症少等优点,通过对患者的术前准确评估,能够选择和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微创治疗手段,在脊柱外科治疗领域,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三叉神经痛:影像学-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术


三叉神经痛是累及面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反复发作性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本病诊断虽较容易,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甚至需要开颅手术治疗,风险和费用较高。许多患者带病数十载,疼痛使他们痛不欲生,因此病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神经诱发电位和CT联合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还具备经济、简单、创伤相对较小等优点,不需开颅就能达到止痛目的,多年随访数据表明,极少复发。良好的疗效深受患者欢迎。

 

神经介入微创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较为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本病发病率的60%以上。实际上,这种病还可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我科采用神经介入微创术,在CT或C形臂X线机的导航引导下,采用椎管内微量连续给药结合选择性神经毁损术,将等离子射频消融等先进微创手段应用于该病治疗中,能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晚期癌痛:影像学-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神经介入微创癌痛治疗术


晚期癌症患者中约85%有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原发病的治疗,其中有10-20为用吗啡等药物不能缓解的顽固性癌性神经痛,使患者痛不欲生,以致发生自杀或寻求“安乐死”事件。癌痛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的心理、社会、精神状况随之出现变化,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出现神经元重塑(plasticity)等一系列改变。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影像学-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神经介入微创癌痛治疗术,采用椎管内微量连续给药结合选择性神经毁损术,体内植入式鞘内给药系统治疗,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减少了副作用,为众多癌痛患者解除了疼痛,提高了生活质量。

 

  神经调理技术-脊髓电刺激

 

脊髓电刺激技术是将电极植入脊柱椎管内,以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治疗疼痛的方法。一般地,脊髓电刺激的止痛机制有几个方面:①刺激脊髓后索产生的逆行性冲动和顺行性痛觉冲动发生冲突,抑制痛觉冲动向脑高级中枢的传递;②脊髓后索的逆行性冲动激活了脊髓后角的闸门控制系统,使疼痛冲动无法上传;③刺激脊髓后索的上行冲动在丘脑、皮层产生干扰作用;④高级中枢下行抑制通路的激活;⑤内源性镇痛物质的参与。由于费用较昂贵,脊髓电刺激主要用于慢性难治性疼痛,比如腰椎手术后疼痛综合征、脊髓损伤后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痛、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癌痛、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我科采用CT引导下脊髓电刺激电极植入技术,先植入试验电极约1周,治疗有效后,再植入永久性电极,定位准确,疗效确切。

 



科室简介

2002年   科室组建建科

2002年   疼痛学/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2003年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顽固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的研究”100万课题经费的支持

2003年   临床疼痛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目前国内唯一) 

2006年   第一届全国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学习班(国家级继教项目,每年一届,连续举办)

              倪家骧教授当选为第十三届世界疼痛医师协会执行委员

2007年   第一届全国门诊实用疼痛注射及神经阻滞技术新进展高级培训班

2007年   第一届中国临床疼痛学术会议(每年一届,已连续举办了9届)

2008年   卫生部疼痛药物临床试验基地

2010年   倪家骧教授当选为第十四届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会长并在北京成功主办了第十四届世界临床疼痛大会

2012年   首批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疼痛诊疗培训基地

2014年   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北京高新疼痛诊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主办2014中国疼痛诊疗康复产学研用论坛     倪家骧教授当选为理事长

2015年   北京市医管局重点专业发展项目“扬帆计划”-疼痛学600万项目经费支持

              主办2014中国疼痛诊疗康复产学研用论坛

   宣武医院疼痛学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跃居为国内领先疼痛科室。近年来,先后开展电生理监测下神经痛治疗技术、脊柱源性疼痛微创治疗技术(如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电磁波消融术、椎间孔镜微创术)、晚期癌痛鞘内吗啡泵植入止痛术、顽固性神经痛脊髓电刺激植入术等新技术、新业务。在培养自身科室梯队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投身于国内疼痛学科的发展,目前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近60余名,博士研究生20余名,国内进修医生500余名,并对国内100余家医院进行对口技术支持,推广疼痛痛微创介入治疗技术,解除疼痛患者痛苦。2014年门诊量23786人次(其中门诊注射治疗和神经阻滞治疗18748例),微创介入手术量超过1200台,成为国内完成疼痛微创介入手术最多的疼痛科。


导师简介

姓名: 倪家骧               性别:     男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招收专业:疼痛医学  

研究方向:

 

(1)慢性疼痛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研发和国产装备的研发


(2)社会任职 


第十三届世界疼痛医师协会执委会委员 (2006.6-2008.6) 

第十四届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会长 (2010.6-2012.6) 

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会长 (2007.10起)  

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2007.10起)

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理事长 2014.7.29起

北京高新疼痛诊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理事长 2014.7.29起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学组副组长 (2011.9起)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2008.4-2011.4起)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学医师分会委员 (2011.8起)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学医师分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1.8起)

北京市康复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会长  (2004.8起)

北京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副主任委员  (2011.12起)

北京市麻醉学分会疼痛学组组长 (2012.2起)

亚洲疼痛学会执行委员(2010.10起)

亚洲神经调控学会执行委员(2010.4起)

 

《麻醉与监测论坛杂志》副主编,

《中华麻醉大查房》编委会疼痛医学主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委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委

《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编委

《中国疑难病杂志》编委

《医学继续教育杂志》编委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委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编委

《中国新药杂志》编委

 

(3)个人简历

1978,3-1982,3 承德医院院医学系 学生


1982,3-1985,8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住院医师


1985,8-1988,6 河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 业研究生  

1988,6-1991,2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麻醉科 主治医师


1991,2-1992,2 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麻醉科访问学者


1992,4-2002,8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麻醉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7,6-2002,8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麻醉科教授、主任医师


2002,8-现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8-现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博士生导师


2005,8-现在  首都医科大学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3,8-现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主任


重要奖项

201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为第一完成人。

2006年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CT引导介入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为第二完成人。

2008年河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微型多参数监测仪,为第二完成人

 

(4) 教学工作

建立了国内目前唯一的疼痛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内唯一的国家临床药理试验基地的疼痛专业。


1993年起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41人和毕业博士研究生16人,2005年起招收博士后,至今已经培养博士后7人。


开设临床疼痛诊疗学研究生课程,每年33学时,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教学和临床见习。


每年招收半年期外地进修医师60人,为国内最多的科室。


(5)科研工作


    为课题负责人获得科研课题立项16项,得到资助科研经费790余万元,主编或主译专著6册。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杂志收录文章34篇,发表统计源杂志文章2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


 2007年起,每年举办北京国际疼痛论坛暨全国临床疼痛学术会议已经9届。举办全国神经痛微创介入技术学习班10届和全国  门诊疼痛注射治疗和神经阻滞学习班9届,成为国内疼痛诊疗领域人数最多的品牌学习班。每次150-250人。 


倪家骧就诊服务扫描下列二维码:

 

 

我们将努力治疗顽固性疼痛,为患者创造无痛轻松生活。

欢迎对我们的服务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时时医的目标

所有的神经系统及相关疾病患者都能得到最权威、最方便的诊疗!

时时医承诺

做最为专业的神经系统及相关疾病就医平台!

做最方便患者就医的神经系统及相关疾病就医平台!

做专家团队最为强大的神经系统及相关疾病就医平台!

做患者诊疗最权威的神经系统及相关疾病就医平台!

做真正为患者服务的神经系统及相关疾病就医平台!               慢性病,时时医!

 

友好提示:本文为“时时医平台”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成功案例
推荐医生
  • Dean Chou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脊椎脊柱中心
    神经外科
  • 陆弋
    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和妇女医院
    神经外科
  • 王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 孙青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神经外科
我要咨询
请您留下您的联系电话,便于我们及时跟你联系反馈